
26/27届港澳台联考
会更难吗?
华兴港澳台侨联考学校
01
2025年港澳台联考报考人数达11,939人,创历史新高,较2024年增长15.1%。
而本科录取人数为6,311人,录取率下滑至52.86%,较2024年下降超5个百分点。
分数线暴涨:文史类本科线较去年上涨65分,理工类上涨70分。个别顶尖院校如上海财经大学,联考文科录取分数线高达627分,已逼近内地高考。
高分段竞争白热化:理科600分以上的排位由2024年的536名扩大至1020名,同分考生扎堆现象明显加剧。
趋势信号明确:考生人数增长速度远高于招生计划扩展,港澳台联考已进入“结构性内卷”阶段。
02
2025年考纲已呈现出明显变化,预计2026届及以后将延续以下趋势:
1. 命题风格更接近高考
数学:概率、函数、导数等高频交叉考点回归,典型题型更偏向逻辑推理与分类讨论。
英语:听力语速更快,阅读理解涵盖科技、人文、财经等多学科素材,语言难度贴近大学四级。
文综:历史材料题、图表题比例提升,重视对动态信息的分析能力。
2. 题型区分度增强
基础题比例下降,中高难度题增多,压轴题更具综合性与创新性。
3. 潜在新考点出现
数学:解析几何中可能加入“无解陷阱题”考查分类意识。
语文作文:或将考查“AI与传统文化”“数字时代的个体责任”等深度议题。
关键词:逻辑能力、跨学科思维、真实应用情境。 备考策略需同步调整。
03
1. “双非港宝”进入生源尾段
根据统计,2008年(2026届联考)香港出生的双非婴儿为25,269人,较2007年增长34%。
预计2026届报考人数将达13000人,再创新高。
2. 华侨生报考门槛提高
资格审核更严格,需提供连续两年真实居留记录,预计华侨生报考人数将跌破300人。
华侨身份“红利”逐步减弱,竞争优势减少。
联考正逐步从“身份考试”转向“能力考试”,未来趋势已现。
04
1. 名校保持谨慎扩招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原计划招生5人,经调整扩大至20人,扩招4倍
温州肯恩大学理科扩招5人
2. 本科院校持续加入
2024年新增61所招生高校,2025年新增12所招生高校,如厦门医学院、西南林业大学、长春大学,多为普通公办或特色应用型本科。预计2026年联考还会有新增院校加入。
3. 预科类继续发力
暨南大学、华侨大学等12所预科高校成为中低分段考生的“低门槛跳板”。
据统计,预科生次年转本科成功率超70%。
05
1. 新增考点
2025年港澳台联考新增浙江考点,为浙江及周边地区考生提供了便利。2026年及以后,或将新增江苏、四川、山东等考点。
2. 报考身份限制
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在校生和已被普通高校录取并保留入学资格的学生,不得报名参加港澳台联考。
华侨生需出具由中国驻外使馆认证的“居留证明”原件+翻译件,海牙认证成标配,需要留意居留时间是否达到标准
3. 证明材料更新
2025年报名考生中持外国学历的,必须出具我国驻外使(领)馆对其学历证明材料所做的认证书或外国附加证明书(中文版,须注明是否学历教育)。
2026年港澳台联考预计将继续沿用以上政策。
26/27届联考不只是“更难”,而是“更卷、更严、更专业”。
考生不仅要拼学科能力,还要提前规划身份材料与考试路径。“躺赢”的时代已结束,“系统性准备”才是王道。
对于目标院校明确、身份合规、基础较好的考生来说,依旧是进入内地名校的优质通道;而对于尚未规划或准备不充分的学生,26/27届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与风险。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华侨港澳台联考升学等相关问题,欢迎扫码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或者拨打华侨港澳台联考咨询热线020-29180697

扫码添加老师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