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港澳台联考培训学校 >
学习资讯 >
暨附联考(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品牌研究院支持):港澳台考生必刷:命题组最爱的6个易错点+反套路解析
2025-03-24阅读:61次
将20世纪30年代误判为1920—1930年(实为1930—1939年);
混淆辛亥革命(1911年)与戊戌变法(1898年)的时间顺序;
新航路开辟(15世纪末16世纪初)与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的时间跨度误判。
中国明清时期(1368-1840)对应欧洲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前;
鸦片战争(1840)时,英国已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将洋务运动(1860s—1890s)的背景误归为“甲午战败”(实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自救);
罗斯福新政(1933)的影响误判为“彻底解决经济危机”(实为缓解而非根治);
科举制废除(1905)的社会影响误认为“直接导致辛亥革命”(实为加速传统士绅阶层瓦解)。
法国大革命背景:启蒙思想+财政危机→导火索:三级会议→过程:攻占巴士底狱→影响:推动欧洲民主革命;
孤立分析新文化运动(1915),忽略其受西方启蒙思想与日本明治维新影响;
未将新航路开辟与明清海禁政策关联,导致对“闭关锁国”背景理解片面;
冷战格局(1947-1991)对中国两岸关系的影响分析不足。
中国事件同期世界事件互动影响
郑和下西洋(1405)欧洲文艺复兴萌芽技术交流(指南针→航海发展)
“五四运动”(1919)巴黎和会召开民族主义觉醒vs列强瓜分
混淆郡县制(秦朝)与分封制(西周)的核心差异(前者为中央集权,后者为地方分权);
误判英国君主立宪制中国王“统而不治”的起始时间(实为1689年《权利法案》后逐步形成);
三省六部制(隋唐)与内阁制(明朝)的职能变化理解不清。
明朝内阁:皇帝秘书机构→清代军机处(完全依附皇权);
2️⃣关键词提炼:如“郡县制=中央任命、垂直管理”“分封制=血缘纽带、世袭统治”。
将小农经济等同于“自给自足”(忽略商品化发展趋势,如明清棉纺织业市场化);
工业革命对城市化影响误判为“立即改善工人生活”(实为早期贫富差距扩大);
土地改革(1950-1952)与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的政策目标混淆。
英国城市化率:1801年33.8%→1851年54%;
中国1952年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长42.8%(土地改革成效);
将程朱理学(宋明)与陆王心学(明)对立看待(实为儒学内部发展);
误认为文艺复兴(14-17世纪)完全否定宗教(实为借助古典文化表达人性诉求);
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的激进主张误判为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联系我们
罗老师:18529386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