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港澳台联考培训学校 >
学习资讯 >
暨港港澳台侨联考培训学校:排名更新!港澳台联考前十双非大学推荐
2024-11-26阅读:108次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变革,大学建设也在不断进行当中。一些“双非”高校凭借自身特色与优势,在各类排名中崭露头角。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些“双非”高校的最新排名,其中有些学校的录取分数线早已超过了211大学,专业实力也达到了全国较高水平。
双非TOP排行榜
可以看到,有10所非“双一流”高校凭借强劲的综合实力跻身全国百强,分别是:浙江工业大学(64名)、深圳大学(72名)、江苏大学(80名)、扬州大学(82名)、福建师范大学(87名)、浙江师范大学(88名)、南京工业大学(89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97名)、广州大学(98名)、广东工业大学(100名)位列前十。
向上滑动阅览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工业大学超越深圳大学坐上了双非第一的宝座,广东三所非“双一流”高校均位于主榜排名百强。总体来看,排名前50的高校中大都分布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达、就业环境好,自然会博得家长与学生的青睐,但分数也会高一些。
实力强劲的双非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东部沿海省份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综合实力强劲,师资力量雄厚,不差于985/211院校。
其优势学科有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工商管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药学等。
软科排名:第64名
2024年联考招生人数:文史类7人,理工类9人
2024年联考录取分数:文史类466分,理工类526分
深圳大学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公司和创新企业。因此,深圳大学展现出了超越部分211大学的实力和竞争力,尤其是在就业实习、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方面。
深大的工程、材料、计算机专业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2023年,深大超半数毕业生入职世界五百强。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深圳大学在诸多学科的表现都很优秀。
软科排名:第72名
2024年联考招生人数:文史类70人,理工类60人
2024年联考录取分数:文史类501分,理工类567分
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扬州大学现已形成了"农科优势突出、文理工医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兽医学被评为A-,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化学、作物学、畜牧学5个专业被评为B;外国语言文学和数学是B-,实力强劲!
软科排名:第82名
2024年联考招生人数:文史类15人,理工类4人
2024年联考录取分数:文史类441分,理工类517分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作为一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省重点大学,虽然没有985、211或双一流的头衔,但其在师范教育领域中的表现十分出色。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福建师范大学一举拿下体育学、音乐与舞蹈学、马克思主义理论3个A-学科,数量位居福建省属高校第一。
软科排名:第87名
2024年联考招生人数:文史类50人,理工类21人,艺术类(文)8人,体育类(文)1人
2024年联考录取分数:文史类440分,理工类490分,艺术类(文)363分,体育类(文)432分。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在工科领域尤其突出,其在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多个学科具有较强的学科实力和影响力,且在广东省内及华南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和认可度。
软科排名:第100名
2024年联考招生人数:文史类15人,理工类15人
2024年联考录取分数:文史类468分,理工类510分
双非高校中不乏专业实力强劲的好学校,而985、211也不代表没有弱势学科,有许多双非高校在某些特定学科上的实力甚至超过了某些985、211高校。因此,在选择高校时,不能仅仅局限于头衔和标签,而应该更加关注学校的学科实力、师资力量、科研条件以及就业情况等因素。
如果您还想了解:港澳台侨联考强化班,港澳台侨升学规划,港澳台侨联考报考,志愿填报等联考相关问题,可以扫下方二维码添加老师微信一对一咨询。或者拨打招生办老师咨询热线:
张老师(微信同号)18602069002
扫码添加老师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