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港澳台联考培训学校 > 学习资讯 > 华兴港澳台侨联考学校:预警!这四大港澳台联考“热门专业”正在快速饱和,2026年考生需避开

华兴港澳台侨联考学校:预警!这四大港澳台联考“热门专业”正在快速饱和,2026年考生需避开

2025-10-11阅读:49次

联考这些“热门专业”

真正快速饱和!


华兴港澳台侨联考学校


01

专业饱和的五大预警信号


在专业选择上,提前识别饱和信号至关重要。

以下是五个关键预警信号:

1. 院校过多供给过剩:当一个专业在过多高校开设,毕业生数量将远超市场需求。例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全国994所高校开设,英语专业在990所高校开设,导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面临激烈竞争。 

IMG_E3487.JPG

2.   自动化冲击岗位缩减: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正在重塑就业市场重复性高、标准化强的工作容易被技术替代。

3. 政策依赖抗风险弱:一些专业高度依赖政府政策和财政投入,如环境工程、公共事业管理等。一旦政策调整或财政紧缩,就业市场会迅速萎缩。 

4. 资格证壁垒高就业困难:法学、临床医学等专业需要高难度资格考试才能入职。

5. 行业下行需求萎缩:师范类专业是典型代表,出生率下降导致幼儿园数量缩减,2025年全国有49所高校撤销了学前教育专业。



02

四大传统热门专业饱和度分析


1. 市场营销专业:从“万能”到“拥挤”

核心问题:

供需严重失衡 :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市场营销及相关专业,毕业生数量庞大。更为严峻的是,市场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正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

数字化冲击 :传统营销理论面临数字化营销浪潮(如直播电商、AI内容创作)的冲击,课程更新速度可能滞后。

就业现实:基础营销岗位竞争激烈,转行率超40%。企业更看重实际销售能力、资源和经验,而非单纯的专业背景。

2. 会计专业:自动化冲击下的“高危”领域

核心问题:

自动化替代:财务软件已能处理80%的会计核算工作,基础会计岗位需求明显减少。财政部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财务机器人覆盖率突破65%。

IMG_E3491.JPG

资格证壁垒:高端岗位需要CPA、ACCA等高含金量证书,考试难度大、通过率低。

就业两极分化:普通会计人才过剩,而精通数据分析、财务决策的高端人才依然稀缺。

数据警示:会计专业毕业生供需比达1:0.3,超60%从业者薪资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基层会计岗位薪资普遍不高。

3. 师范类专业:编制收缩中的“焦虑”群体

核心问题:

需求萎缩:出生率下降导致学生源减少。2023-2024年幼儿园在园人数暴减1043万,2025年全国新出生人口预计仅840万,较2016年减少过半。

编制收缩:教师岗位饱和,特别是大城市编制岗位竞争白热化。非985/211师范毕业生难获编制。

就业前景:北京师范大学研究显示,到2035年全国将有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师范生就业从“包分配”变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4. 法学专业:高门槛下的“就业难”

核心问题:

供给过剩:全国超600所高校开设法学专业,毕业生数量远超市场需求。每年法学毕业生超过25万人,而传统对口岗位年均需求不足10万。

资格证壁垒:法考通过率低(2024年降至14% ),未通过者就业困难。

学历内卷:律所、法院等优质岗位青睐名校毕业生,普通院校法学毕业生处于劣势。

就业现实:法学已连续五年被列为红牌专业。不少毕业生被迫转行,或从事与法律无关的工作。

IMG_E3488.JPG


03

港澳台联考生专业选择新思路


面对传统热门专业的饱和危机,2026年考生需要转换思路,把握新的机遇。

1. 把握“技术+传统”的复合型专业

智能建造:BIM技术、3D打印重塑建筑业,该专业要求掌握“土木工程+编程”复合技能,联考生可参与大湾区智慧城市项目,就业竞争力显著。 

金融工程:以数学、编程与金融理论为基础,培养既懂金融产品设计、定价、风险管理,又能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量化分析的复合型人才。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企业数据化转型需要大量数据分析人才,具备数学基础的同学可重点关注。

2. 港澳台考生的选择策略

利用政策红利:大湾区城市为联考生预留公务员岗位,可通过推荐免笔试直接进入面试环节;央企国企设立联考生专属招聘通道。 

地域选择策略:优先选择大湾区高校,如深圳大学、广州大学等,这些地区就业机会多,且对港澳台人才有特殊政策。 

兴趣与前景结合:不要完全抛弃个人兴趣去追逐热门,也不应只凭兴趣忽视就业现实,寻找两者的交叉点。

IMG_3544.JPG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华侨港澳台联考升学等相关问题,欢迎扫码添加老师微信咨询,或者拨打华侨港澳台联考咨询热线020-29180697

扫码添加老师咨询详情

华侨港澳台联考培训学校二维码
热门学校